English 信息公开 服务大厅 办公
您所在的位置: 开云电子app·(中国)官方网站 > 媒体师大 > 正文

媒体师大

【新湖南】陈蔚蓝 于作梁:浅谈粤剧对花鼓戏跨文化传播的借鉴意义

2021-06-04 21:32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要闻   作者:陈蔚蓝 于作梁   点击:

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亟需提升跨文化传播能力。花鼓戏和粤剧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针对二者的研究成果颇丰。如何以花鼓戏和粤剧为抓手,推动中华文化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探究如何实现湖南花鼓戏更好地“走出去”,增强跨文化传播实力,本文通过分析粤剧在跨文化传播上的经验,为花鼓戏的跨文化传播提供借鉴。

一、内容创新是传播动力

加强内容创新,紧贴时代背景。有创意、有亮点的内容是粤剧得以“走出去”的不竭动力。粤剧拥有专门的剧本翻译人才,并且通过英文演唱、利用多媒体呈现,进行随演随释等方式,帮助国外观众理解戏曲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粤剧撰写者能够紧跟时代,不断创作时代话题的曲目,并由专门的粤剧翻译人才进行英语剧本的编写。定期和海外粤剧团的交流,也有利于国内外粤剧发展。为了能够让外国观众看懂粤剧,还尝试将国外经典著作的篇目进行改编,形成新的粤剧曲目,这样既能够让观众视觉享受之外,也能够汲取到知识。

通过态势分析法(SWOT分析法)和矩阵排列组合来进行对比分析,针对花鼓戏在跨文化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在下文中进行分段阐述。花鼓戏问题突出表现在内部劣势和外部威胁。

花鼓戏的戏曲内容与时代脱节。剧本更新速度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剧本创作人才匮乏。湖南花鼓戏的经典剧目,如《刘海砍樵》、《补锅》等均为上世纪创作,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文化多元化和审美多样化趋势,与时代脱节的戏剧内容难以吸引年轻受众。语言障碍也是花鼓戏跨文化传播过程中面临的另一大挑战。外国观众由于很难理解花鼓戏想要表达的意思、故事内涵等,他们就无法与花鼓戏产生共鸣。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花鼓戏的跨文化传播。

花鼓戏的内容创新,包括剧本本身以及演唱语言两方面。内容是保障跨文化传播的不竭动力。要创新花鼓戏演唱语言,因地制宜,用英语演唱花鼓戏,让外国友人理解花鼓戏的内容和其中蕴含的价值理念,提高花鼓戏的海外传播力和影响力。同时,还需要培养相关人才,虽然很多高校都设有翻译专业,却没有针对戏剧的翻译专业,戏剧翻译除了需要翻译基本功,还需要对一个剧种、民族等特定文化背景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二、注重国际市场是传播关键

国际传播是不同国家之间跨文化的大众传播。粤剧的推广所以能在海外收获很好的效果,是因为加强了海外市场的针对性。粤剧传播范围广,宣传推广到位,以打造中国品牌进军国际市场。早在20世纪50年代,在海外的广东华侨借思乡之情创建粤剧团,创立了英文版粤剧社,粤剧就走出国门。近年来,海外粤剧团又与国内的剧团进行联谊交流,进一步将粤剧文化推广到海外。随着越来越多海外粤剧团的成立、国际粤剧节等活动的举办,粤剧的传播更为广泛,粤剧被称为“海外最具影响力的戏曲”。将粤剧与旅游市场相结合,是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抓手。到广东广州、佛山、顺德等,体验粤剧是一个重要的旅游项目,让中外游客通过亲身体验,感受粤剧文化博大精深。

花鼓戏的传播缺少国际化的交流。花鼓戏作为湖南特色文化,经过悠久的发展已经成为湖南当地代表性的艺术流派。长期以来,花鼓戏的市场始终局限在湖南当地或者周边省份,难以进行更大范围的传播和推广。市场局限性已成为制约湖南花鼓戏走向国际化的重要瓶颈。由于缺乏国际化交流渠道和带头人,跨文化交流受阻,急需专攻跨文化传播且熟悉花鼓戏文化的专业人才和市场营销人才,为花鼓戏品牌注入活力。

定位决定市场。要采用一定的营销策略助力花鼓戏走上国际舞台。例如“AARRR”营销模式,通过“用户获取”与湖南旅行社进行合作推广。随着跨国旅游的兴起,利用旅游资源来进行花鼓戏的推广成为一种普适性的方式。当地文化旅游部门可组织花鼓戏表演,通过具有湖湘文化特点的服装、首饰、唱剧等,运用“视觉锤”将“语言钉”钉到观众心理,激发外国友人兴趣,提高“活跃度”和“留存率”。同时,通过在国外创办花鼓戏社团、组织演出等,进一步拓宽海外市场,提升国际知名度,实现高质量的跨文化传播。此外,还可以在特殊时间点,比如节假日,进行特定主题的演出。并通过激励手段,让外国观众主动分享,进行跨文化的人际传播。

三、媒介多元化是传播大势

要创新花鼓戏宣传平台。“中国粤剧网”页面具有现代化美感,色彩明丽,板块分明。粤剧传播手段的多元化体现在,一是粤剧有自己的官方网站即“中国粤剧网”,对粤剧各项活动进行纪实报道;二是粤剧院注重在互联网平台上宣传,比如在小红书平台上进行“网红打卡”推广宣传,特别是在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通过网络举办了多彩的国际粤剧节,第八届的羊城粤剧节采用了网络直播的形式展演;三是除了传统的粤剧团到海外进行表演,还有线上表演。粤剧通过华侨的迁徙、政府的推广、海外粤剧团的联谊和交流、网络直播、粤剧题材的电影拍摄等方式进行宣传,使人们能够从多渠道接触到粤剧,粤剧得以更广传播。

花鼓戏在宣传方面力度不够,忽视了新媒体的推广应用。其公关、宣传仍停留在传统方式如商演、义演上,未能利用新媒体资源进行有效的对外宣传,导致其在海外的知名度明显低于粤剧。

文化冲击以及观众和演员的流失对花鼓戏的传播影响很大。一方面,多元文化的渗透对传统戏剧产生了巨大冲击。另一方面,与光怪陆离的新式文化相比,传统戏剧对观众的吸引力较小,观众对花鼓戏的喜爱和关注逐渐下降,付费观赏戏剧的人越来越少,剧团难以维持生计,许多演员被迫转行,“留不住人”成为其发展最大的痛点。老艺术家们的逝世和新演员的缺失让花鼓戏的人才资源青黄不接。

与时俱进创新花鼓戏宣传手段,完善现有的宣传途径,增加新媒体传播内容是花鼓戏高质量走出去的必由之路。一是招揽电脑网络专业人士进行网页设计,开辟国际板块,设计多国语言的咨询通道,通过外国的社交软件,或是国际版的国内社交软件等进行线上宣传。二是利用“网红效应”,通过有一定影响力的大咖来体验花鼓戏,进行打卡,让网友们看到花鼓戏的特色,觉得传统戏剧也是有趣的、时尚的。三是广告宣传要到位,当人们在各大平台搜索湖南旅游时应该有花鼓戏的相关广告链接,让人们一到湖南就要想到花鼓戏,将花鼓戏打造成湖南的品牌。四是加强与影视剧的融合,对脍炙人口的花鼓戏曲目进行影视化改编,融入当今的影视剧中,让人们潜移默化地喜欢上花鼓戏。

在做好线上宣传的同时,也要加强线下宣传。如:通过学校等平台进行花鼓戏知识普及、文化体验,改善观众的年龄结构,让更多的年轻群体了解花鼓戏;在旅游景点增加花鼓戏舞台、开展花鼓戏体验活动等,让游客们近距离接触体验等。旅游景点人流量大,游客来自世界各地,通过他们欣赏、体验花鼓戏,并口口相传,有利于实现花鼓戏的跨越文化传播。

(陈蔚蓝、于作梁作者系开云电子app·(中国)官方网站历史文化学院2019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生、文学院2020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指导老师系开云电子app·(中国)官方网站外国语学院辅导员王耀光)

原文链接:https://m.voc.com.cn/wxhn/article/202106/202106041139387065.html

分享到:

上一条:【新湖南】李姝洁:新媒体环境下湖湘非遗文化传播路径初探

下一条:【红网】“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党史大篷车开进长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