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信息公开 服务大厅 办公
您所在的位置: 开云电子app·(中国)官方网站 > 师大要闻 > 正文

师大要闻

【喜庆二十大】奋楫笃行谱新章 研究生教育启新程

2022-10-20 20:06   来源:开云电子app·(中国)官方网站新闻网   作者:研究生院   点击:

    (供稿 研究生院)砥砺深耕,奋楫笃行。党的十九大以来,学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将研究生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以“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为主线,聚焦内涵建设,深化改革创新,推动学校研究生教育不断迈向新高度。

育人为本,推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

完善体系顺机制。不断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配齐建强专兼职辅导员队伍,落实导师“第一责任人”职责,逐步构建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分工协作,校、院、学位点、导师、研究生五位一体、良性互动的研究生思政工作体系。

丰富活动强特色。打造了以“麓山论坛”为代表,辩论赛、篮球赛、健美操大赛等品牌活动,构建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围绕建党100年、党史学习教育、防疫抗疫等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有力推动了校园文化育人。

培育先进树典型。充分发挥先进模范的引领示范作用,引导研究生向先进学习、向典型靠拢、向榜样看齐。十九大以来,我校有1名研究生分别获评教育部“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称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个人标兵”,2名研究生获评湖南省“百名优秀大学生党员”,1名研究生获评湖南省“最美大学生”。

人才强校,不断筑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础工程

优化导师队伍结构,强化研究生教育人才支撑。坚持以适度扩大规模为基础,以不断优化结构为重点,持续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学校现有博士生导师492名,硕士生导师2683名,较2017年分别增长24%和51%;45岁以下的导师1368名,占总数的43%。2017年以来,有1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入选欧洲科学院院士,4人入选长江学者,5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入选国家教学名师,3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高层次人才占比不断提高。

强化导师岗位管理,落实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学校出台了一系列管理文件,强化导师责任意识,常态化开展导师年度考核工作,形成了“能进能出”的导师岗位动态调整机制。

培训与激励相结合,提升导师教书育人能力。学校加强导师培训,完善激励机制,逐步建设了一支高水平“四有”导师队伍。2020年,学校开展了首届全校性导师培训,推动了“省-校-院”三级导师培训体系形成。2018年,学校开启优秀导师和导师团队评选工作,并由此产生了省级优秀导师16位,优秀导师团队8个。

创新引领,着力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取得新发展

聚焦人才培养能力,不断创新育人机制。学校以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为中心,完善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育人机制,搭建了一批高层次创新平台。十九大以来,获批全国教育硕士联合培养示范基地1个,11篇案例入选中国专业学位教学案例中心案例库,1位教师入选教育部学位中心优秀案例教师,出版案例教学专著2部;承办省级研究生暑期学校14期、创新论坛6个、学科院长论坛4次,立项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8个,获批省级案例库1个、优秀案例20个。2017-2021年,我校研究生获批立项省级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423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4000余篇,获批专利60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各类专业能力竞赛各级奖项1000余项,研究生成为我校科研和实践创新队伍的生力军。

聚焦教育教学质量,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把好“入口”关,推进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直博生和硕博连读招生,开展“卓越教师”“卓越医师”本硕一体化人才培养,提高生源质量,优化生源结构。强调过程质量提升,2017年,学校全面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构建了开放共享的课程体系;创设了研究生微型课程,将社会调研引入博士政治课课程教学和考核,将英语应用能力大赛引入硕士英语课堂。严把“出口”关,狠抓学位论文开题、预审、评阅等关键节点,开展博士学位论文质量核查工作。十九大以来,获批省级优质课程42门、优秀教学团队22个、高水平教材21部,获评省级优秀博士论文30篇,硕士论文156篇,2021年省级优秀博士论文比2017年增加了9篇。

聚焦优秀成果培育,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学校大力支持和鼓励老师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推动以研究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2018年,蒋洪新教授领衔的《基于文化自信的外国语类研究生跨文化能力培养模式与实践》获评第三届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二等奖。十九大以来,学校获评国家级教育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一、二、三等奖各5项;获批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课题重大课题1项、重点课题和面上课题各3项,省级研究生教改课题95项,其中重大项目4项,重点项目14项。

需求导向,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能力

优化学科布局,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变化。学校坚持内涵建设,不断优化学科布局,提升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新变化的能力。2017年以来,新增一级学科博士点4个、专业学位博士类别1个,新增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专业学位硕士类别3个;同时,主动撤销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个,对应调整增列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专业学位类别领域。新增的新闻传播学、心理学填补了该学科省内博士点的空白,教育博士点的获批实现了学校专业学位博士点的突破,调整增列的基础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填补了学校医学博士生教育的空白。

注重结构调整,促进人才供给与需求更加精准对接。2022年,我校在校研究生规模达到13000余人,较2017年增加3000余人;其中博士1549人,增加579人,增长规模达到60%,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模进一步扩大。学校优化计划分配机制,加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比例,2018年专硕招生计划首次超过学硕,2022年专硕与学硕的招生计划比例达到1.3:1;2018年学校开始招收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第一年招生10人,2022年招生人数达到70人。

发挥学科优势,履践致远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学校充分发挥学科特色和优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湖南省“三高四新”“强省会”发展战略,引导研究生“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2018年,我校与绥宁一中开展顶岗实习支教活动,至今共选派39名研究生支教,教育部网站、华声在线、《中国研究生》杂志等对我校研究生支教活动进行了宣传报道并做出高度评价。2019年,我校创新创业帮扶博士服务团获评团中央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

编辑:冯振辉

责编:马铁泉

审核:陈丽荣

分享到:

上一条:【喜庆二十大】我校学工系统热议党的二十大报告

下一条:【喜庆二十大】砥砺前行谱华章 本科教学结硕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