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 校医院)3月26日,湖南省长沙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发布:长沙市在区域核酸筛查中发现2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轨迹涉及湖南大学、雅礼中学、阳光100小区等地。按照防疫要求,我校二里半校区被划为管控区,要求实行“足不出区、错峰取物”的管理措施。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学校迅速做出反应。第一时间启动紧急疫情防控措施,各部门各司其职,协同发力。校医院有条不紊地安排各方面工作,身为医护工作者的他们,闻令而动,听令而行,无条件服从安排,全力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如果说责任是战胜疫情的向导,那么岗位就是战胜疫情的战场,信仰的力量就是战胜疫情的精神保障。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涌现了一大批先进人物。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为师生筑起了一道牢固的健康屏障。
学校防控办主任、校医院院长周国强同志自2020年初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发生以来,800多天,不分昼夜,与市区疾控、街道办事处等部门沟通,尽力完善校内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白加黑,6+2”的工作状态是他两年多来的工作常态,连轴转的工作已让他满头白发。他每天辗转于岳麓区指挥部、校内各部门、校医院及各个核酸采集点之间,主持制订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指挥布局调度防疫物资,快速推进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协调管控区人员就医等纷繁复杂的问题。他事无巨细,亲力亲为,总感叹自己分身乏术,有时候疲惫地靠在椅子上,正打算休息一会儿,下一秒电话就响了,立马打起精神,奔赴下一个“战场”。
医管办党总支书记杨洁芳一直在核酸检测现场之间频繁来往。作为分校区核酸检测点的总负责人,她同时负责南院、天马、德智等多个检测点的指挥工作,管理工作繁杂。她忍着脚伤复发的剧痛,坚守岗位,指挥现场核酸检测工作,保证现场工作有序、安全地进行,这种带病坚持工作的精神和干劲深深地感染了现场所有的工作者。
医管办第二党支部书记罗建平担任防疫物资运送工作的总领队,并承担转运红码、黄码学生的工作。面对严峻的疫情,他勇担使命,总是第一个去接送转运红、黄码学生,他说:“同事的孩子小,万一有问题会影响家人,我孩子大了,我可以不回家,让我先上。”管控期间,他24小时驻扎在医院,不眠不休地转运红、黄码学生,不断为一线抗疫工作者随时补给防疫物资。50多岁的他,一箱箱运送着100斤左右的物资,纵使风雨交加,他一直坚守在一线,为管控区师生做好服务工作。
转运队员——工会主席余伯明、党员朱勇经常值班到深夜。朱勇半夜转运病人,为不打扰同事和家人,他经常在救护车上和衣而睡。余伯明则值守医院,及时运送防疫物资。
作为核酸检测采集组的总负责人、共产党员全宏姣护士长,负责学校设立的7个采集点,36个核酸小组的医务人员安排,她每天和街道社区对接,联络场地消杀组,收集核酸标本,处理医疗垃圾等工作,每一项她都具体落实。繁忙的工作让她顾不上年迈生病的父母和读高中的女儿。因用嗓过度,她嗓子发炎,每天靠吃着抗生素含着喉片才能发出声音。疫情发生当天物资紧缺,她与同事们从下午一点忙到凌晨两点,没顾上喝一口水,吃上一粒米。
作为学校防控办的总联络人、共产党员邓颖医生,800多天来她一直隐身在电话和网络中,和时间赛跑,每天不停地搜集数据,发布疫情通知。为安心完成抗疫工作,她将上小学的两个孩子全部送到了外婆家。她团队中的朱倩医生前段时间身体抱恙,刚恢复,就马上申请提前返岗。防控办统计数据工作量大,表格多,流调工作任务繁重,她一坐就是一整天,常常双腿麻木肿胀。团队中的90后小护士曹林云,加入防控办工作以来,连续多日值守办公室,一句“我可以”已成为她的口头禅。
校医院刘晓艳副院长在省教育厅疫情防控巡视组巡视期间,紧急制订封控期校内医疗保障方案,为疫情期间师生就医问题做好保障。
孟文华副院长作为一名老党员,在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担任流调组的负责人。流调工作繁琐,流调组工作责任大、担子重,要确认每个人的密接、次密接还是时空伴随情况。流调组的成员每天从早到晚,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不停地打电话,嗓子发哑仍继续坚持。
担任校体育馆核酸检测工作负责人的校医院护士长徐丽琼,在接到命令后第一时间返岗,提着早已备好的物品开车直奔师大校医院。她的队员中,有接近退休年龄的老同志,有一岁多孩子的妈妈,每个人都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核酸采样工作中,她和队员们平均每天采样7500多人。疫情期间她“以院为家”,每天下午准备好第二天要用的物资,晚上就在医院休息。一夜过后,清早,她又精神百倍地前往体育馆开始新一天的战斗。
护士长张红伟负责田径场核酸检测工作,她带领的医护队伍担任医院预检分诊工作,为每位隔离师生准备了五个一——“一份盒饭、一瓶矿泉水、一盒纸巾、一包口罩、一瓶手消”。她的团队中,年轻的小护士李阳每天悉心指导志愿者老师穿脱防护服,党员何琳慧医生一人一组开展核酸检测。在倾盆大雨中,田径场的帐篷全部被吹倒,为防止大雨淋湿防疫物资,陈亚娟马上用自家车及时把物资转运到风雨长廊。
担任天马公寓核酸检测点负责人的于林立,率领她的小分队冲锋在前。3月27号,她接到历史文化学院一位学生的求助,因其左胫骨骨折,不方便到采集点做核酸。于是她和另一位医护工作者谭慧坚持每天上门为这位同学采集。3月28日,于林立团队收到了一位花店老板送来的一大束鲜花,这是他特地送给防疫医务人员和志愿者的。美丽的鲜花,承载着群众的问候与祝福,同时也传递了一份众志成城、携手抗疫的精神力量。
临危受命担任南院核酸检测组负责人的年轻护士彭秋霞,在接到任务后,马上把停课在家的女儿托付给生病的婆婆,转身投入了抗疫工作中。为了不占用救护车资源,她每天早上从南院骑上电动车,把需要运输的物资夹在两腿中间运送,几天下来,一双腿被雨水浸泡发白。在她和同事的辛勤付出下,近几日的高强度检测顺利完成。
德智园宿舍区封控管理,90后年轻党员罗昊主动提出担任德智园宿舍区核酸检测工作负责人。他勇挑重担,冲锋在前。当得知德智园有不少黄码同学需要上门单独做核酸检测时,党员陈奕良同志主动请缨单独采集,每天穿着防护服上5楼,为同学们做核酸检测。罗昊和他的团队成员--党员凌青山、陈奕良、许婷等同志连续多日奋战在德智园,为近4000名学生做好核酸检测工作,并为每一位黄码学生认真做好上门服务工作;凌青山医生安置好瘫痪在床的父亲,主动留下担任驻园医生。60岁的老同志李辉光医生每天在核酸检测第一线坚持工作超过5个小时。
全力奋战在疫情一线的护士长袁秋慧和彭庚英一起连续七天驻守红楼隔离区,为红黄码师生服务。无论白天黑夜,及时保障隔离师生全方位需求,敏锐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及时提供心理疏导。袁秋慧还与胡聪聪执行二里半校区黄码上门采集任务,由于疫情管控,他们每天上门为行动不便的师生进行核酸采集,穿着防护服每日行走两万余步。
药房负责人何小玲带领林慧等同志组成的疫情防控物资队伍及时储备防疫物资,按时按需调配口罩、消毒液、酒精和防护服等物资。
工会副主席贺莉同志负责后勤保障工作。为保障每个场地的工作人员都能吃上一口热饭,她不厌其烦分时段调送,迅速解决各种突发事件,协助人员车辆通行证的办理,力求为一线工作人员做好尽善尽美的后勤服务。
此次突如其来的疫情是一场巨大的考验。全校医务工作者辛勤付出,越是艰险越向前,不在困难面前低头,不在挑战面前退缩,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了突出贡献。
编辑:李欣茹
责编:马铁泉
审核:陈丽荣